亲爱的2017届毕业生们:
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来,学会聆听就是做一名令人尊敬的善听者。诗人般的美国学者施拉姆说,“传播就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这是人际传播的最高境界,亦即中国人所说的“知音”。
知音难觅,唯有聆听,方可静静的微绽。否则,清代诗人纳兰容若也不会一声叹息:“知己一人谁是?已矣!”
听风,看雨,醉月,寻诗。或许,以后的职业生涯,智慧、力量和爱就缘于聆听。卢梭说:“生活得最好的人不是寿命最长的人,而是最能感受生活的人”。在这个将世界图像化、一切追求一睹为快的时代,我们几乎忘记了从远古部落到如今的地球村,人类感受生活的主要媒介:声音。故而不妨发挥一下耳朵的统领作用,效仿祖先,学会聆听。因为,善听者方能自明,善听者方能智行。换句话说,聆听就是养性。
那不妨和音乐共起伏吧。十二年前,在本人专著的序言中,我曾这样释放聆听音乐的感受:出于对音乐的钟爱,我甚至将音乐的造诣看作是亚当与夏娃爱的结晶,因为在痛苦、失意、孤独、郁闷、无助的日子里,音乐给我的支撑和安抚胜过一切,这世上还有什么力量能够像音乐这样地穿透我的灵魂,唤醒我自己?还有什么力量能雷霆般地让我看见生命中蕴涵着的神灵意志?我相信音乐就是上帝对芸芸众生中的我打出的手势。当一首首匡世大作和经典小调在无论白昼深夜的我的一个人的空间穿行时,我就明白那个神秘的存在是什么。有时一曲简单的乐符,会激荡得我热泪盈眶。我每每用心去演奏去吟唱,主要是想进入其世界深处去研究去品味。
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你是否聆听过那位和你共舞于长夜的倾诉者——月光?小时候,我总是喜欢晚饭后站在家乡的打麦场,傻傻地抚月痴想。人到中年,多少个月华满地的夜晚,我还会独自一人久久地披月踌躇,望月凝思,把这看作是人生的一份珍贵的馈赠,总会想起唐代诗人韩翃那句“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千古至今,人们总会将一份难释的情怀寄望于月,幽幽然而渴念之。其实,高空里的这轮玉盘,毕竟天地悬隔,无法走近。而庆幸的是,传说中的嫦娥总会素影一闪,让那满世界的银水覆满一地皎洁,成为人类永久的隐秘读物,这就是真正与我们暗夜里相随相慰、纤尘不染的月光!多少英雄豪杰聆听月光,醉里看剑,浩气万里;多少英才大家聆听月光,一卷在手,佳话千载!聆听月光,抒胸中浊气,襟怀自可博大阔远;聆听月光,释天地愁结,性情自可顺和平易。
此外,人生旅途,静听雨声,情怀悠远,心灵诗意,不妨一试。此等机缘很是难得,就像一道可口的家常晚餐,一杯烫手的清淡茶水,听雨会让心有了回家的温暖。纵无传说中仙药的神秘和神奇,却能医治来自浮华世界的暗疾。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都能将心中块垒随着雨声消融释怀。
然而“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能一边听者暴风雨的电闪雷鸣、一边迎着呼啸翻腾的大海“闲庭信步”般游泳,有此等博大胸怀气度者,除了一代伟人毛泽东,还能有谁?
我们是否会学着聆听霹雳震震的频率?置身其间,是否盼望骤雨初歇一双彩虹飞架天际?是否领悟岁月流逝和生命之可贵?是否体验只争朝夕的现代节奏?是否确定这种必须前行的紧迫感无疑是一种隐喻、一方坐标?是否像一个悲观者抱怨风雨?是否像一名乐观者希冀于天气的改变?抑或做一名善听者调整风帆?!
善听者擅行,擅行者优秀。尽管优秀者有时会力压群芳,会产生两种效应——阳面是赞美喝彩,阴面是钳制诋毁。但优秀者的善良、感恩、智慧、果敢等品格,像白矾一样,能净化灵魂、使世界变得澄清;像一把利斧,可削斫身边赘物,可劈斩征途荆棘。
亲爱的毕业生们,祝你们在前行的路上,带着财大四年的烙印,成为善听者、擅行者、优秀者!
谢谢大家!